《清浦區義務教育階段學?,F代化辦學水平綜合評估評價指標體系》任務分解表 2015年4月
一級 指標 | 二級 指標 | 評價標準 | 評價 方法 | 得分 | 學校責任 部門 |
責任人 | 完成 時間 | |||
評價要素 | 分值 | 評分標準 | ||||||||
領導 與 管理 |
組織 建設 | 1.領導班子作風民主,凝聚力強,干部選拔任用合理,隊伍精干,在教職工中具有較高威信,民主決策學校重大事項。 | 10 | 有干部選拔、任用管理制度,民主決策重大事項得4分。教職工對干部任用滿意度80%以上得6分;滿意度79-50%得5-2分;滿意度50%以下不得分。 |
查資料 問卷 訪談 | 校長室 | 楊炳武 張曉慧 朱平娟
|
5月15日 | ||
2.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注重學習,不斷提升。干部思想力、學習力和研究力強。教干帶頭上好課、參加聽課、評課、開講座、寫論文。 | 20 | 熟記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思想、有能力,在市級以上交流、發表、獲獎的論文,著作人數達70%以上得10分;人數達69-60%得8-6分;人數達60%以下得2-3分;人數在40%以下不得分。校干每學期聽課、評課不少于40節得3分;校長上課得3分;校干參加教研活動、開設講座得4分。 | 校長室 | 楊炳武 張曉慧 朱平娟
|
5月15日 | |||||
3.增強法治觀念,提升管理能力。部門分工合理,職責明確,干部團結協作,制度執行到位。 | 20 | 增強法治觀念,提升依法治校能力,每年組織學習法律得2分;干部有明確分工和職責得5分;有各種制度執行檢查記錄和總結得5分;有對應的檢查結果運用得5分。執行滿意度90%以上得3分;執行滿意度89-50%得2-1分;執行滿意度50%以下不得分。 | 校長室 | 尤西兵 張曉慧 朱平娟
|
5月15日 | |||||
制度 建設 | 4.建立現代學校管理制度。依法制定學校章程,健全學校自主管理體系,規范學校治理行為,提升學校治理水平。 | 10 | 現代學校制度健全,依法制定章程,學校治理行為規范,學校治理水平不斷提高,能貫徹《江蘇省中小學管理規范》,校園校務管理、教師學生管理、教學科研管理、后勤安全管理完善,落實到位,制度建設質量不斷提高得5分。建立便捷規范的辦事程序,完善內部機構組織規則、議事規則得5分。 |
查資料 問卷 考察 | 校長室 | 劉海春 尤西兵
|
5月15日 | |||
一級 指標 | 二級 指標 | 評價標準 | 評價 方法 | 得分 | 學校責任 部門 |
責任人 | 完成 時間 | |||
評價要素 | 分值 | 評分標準 | ||||||||
領導 與 管理 |
理念 與 規劃 | 5.辦學理念鮮明凝練,發展規劃明確具體,符合素質教育導向,切合校情實際。堅持育人為本,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個性,強化人人成才、多樣成才、系統培養的理念,讓每位學生都能得到健康、全面和充分發展。 | 10 | 辦學理念和思想先進,師生知曉度、認同率90%以上得5分;知曉度、認同率89-60%得4-3分;知曉度、認同率60%以下得1-2分;知曉度、認同率50%以下不得分。學校有切合校情的三年發展規劃,學校和部門工作計劃體現育人為本、面向全體、尊重個性,學生健康、全面和充分發展得5分。 | 查資料問卷 訪談 | 校長室 | 金菊華 |
5月15日 | ||
6.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和人才觀,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發展規劃得到教職員工廣泛參與、了解和認可,并自覺踐行。 | 10 | 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和人才觀,以人為本得5分。學校發展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認可度、達成度80%以上的得5分;認可度、達成度79-60%得4-3分;認可度、達成度60%以下得1-2分;認可度、達成度40%以下不得分。 | 查資料問卷 座談 訪談 |
5月15日 | ||||||
服務 與 效益 | 7.營造和諧的安全環境。建立健全安全責任制和突發事件應急機制;安全教育和安全過程管理落實到位;及時發現并排除安全隱患。 | 20 | 安全制度健全,防范措施到位,有突發事件預警處理預案,沒有發生安全事故得20分;存在安全隱患,被區以上檢查通報,未出現較大安全事故得10分;發生安全責任事故不得分。 | 查安全管理資料 業務科室考核 |
德育處 |
劉海春 朱正中 |
5月15日 | |||
8.構建和諧的“家、校、社區”合作關系。家校溝通充分、互動密切、關系和諧,促進家長參與學校決策與監督,社區資源共享、互助合作、合力育人。 | 10 | 完善家長委員會,職責明確,運行正常,溝通充分,設立學校開放日,邀請家長等參與學校管理,每學年面向家長調研2次得5分。合力育人,滿意度80%以上得5分;滿意度79-60%得4-3分;滿意度60%以下不得分;出現家長投訴并查實一次少得1分。 | 查家校共育資料 訪談 問卷 |
德育處 |
朱正中 |
5月15日 | ||||
一級 指標 | 二級 指標 | 評價標準 | 評價 方法 | 得分 | 學校責任 部門 |
責任人 | 完成 時間 | |||
評價要素 | 分值 | 評分標準 | ||||||||
領導 與 管理 |
服務 與 效益 | 9.維護學生平等權利。嚴格遵守 和省市關于規范招生行為要求。不違規招生,不分設重點班和非重點班,小學班額不超過40人,初中班額不超過45人。公辦學校擇校生比例低于招生總數的10%并逐步減少。嚴格執行學籍管理制度。執行財務管理法規和政策,無教育亂收費行為。 | 10 | 對待學生平等,管理制度健全,執行政策到位,招生行為規范,學籍管理嚴格,無違規收費行為得10分。有違規方面舉報并查實的不得分。 |
查資料看現場問卷 座談 訪談 |
教務處
|
金菊華 曹立春 |
5月15日 | ||
10.設施設備采購、維護和小額工程維修、物業、食堂管理等符合有關規定。 | 10 | 設施設備、采購維修等符合規定,管理規范得5分。對食堂滿意度60%以上得2-5分;對食堂滿意度60%以下不得分。 |
德育處 |
劉海春 沙金明 | 5月15日 | |||||
11.提供便利實用的教學資源。按規定配置教學資源和設施設備。指定專人負責,建立資產臺賬,定期維護保養。建立圖書館(室)、實驗室、功能教室等的使用管理制度,管理到位,面向學生充分開放,使用效益高。學校信息中心的教學資源充足,更新及時,使用便利,利用率高。 | 10 | 信息資源豐富,各種功能室使用符合規定得2分。功能室有管理人員得1分。臺賬齊全得2分。實驗開出率、使用率90%以上得5分;實驗開出率、使用率89-50%得4-1分;實驗開出率、使用率50%以下不得分。 |
教務處
|
曹立春 黃 偉 張 浩 信息老師 |
5月15日 | |||||
12.嚴格執行 、省、市課程方案與教學計劃。開齊 課程門類、開足課時。 | 10 | 執行 課程方案與教學計劃規范,開齊得5分,開足得5分。 | 查資料 問卷 訪談 |
教務處
|
曹立春 | 5月15日
| ||||
一級 指標 | 二級 指標 | 評價標準 | 評價 方法 | 得分 | 學校責任 部門 |
責任人 | 完成 時間 | |||
評價要素 | 分值 | 評分標準 | ||||||||
課程 與 教學 |
課程 管理 | 13.按要求開設地方課程及創造性開發符合學生個性需要、興趣、特長發展適合校情的校本課程,充分開發利用校內外各種課程教學資源,設計形式多樣的活動課程,課時有保證。拓寬個性化學習的渠道,培養學生實踐與探究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 20 | 開設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和活動課程得10分。有相關課程方案,課時有保證得5分。形式多樣、個性化強、參與率90%以上,并與其它課程有機融合得3分。學生實踐與探究能力有提高得2分。 |
查資料 問 卷 訪 談 |
教務處
|
曹立春 尤西兵 肖善明 張則敏 |
5月15日 | ||
14.建立健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構建方法科學、診斷有效、反饋及時的教育質量監測與評價機制。確立符合新課程要求的教學規范,加強教學過程監管,構建有效教學管理機制,善于總結推廣 課例和教學經驗。 | 40 | 教學質量管理制度健全,有評價機制,期中監測、期末考試分析診斷及時,有質量分析報告得15分;有質量監控、分析、反饋和追蹤機制得5分;對教學“五認真”等監管規范、到位、有效,有教學檢查記錄和分析、有改進措施等得15分;有 的經驗推廣得5分。 |
教務處
|
曹立春 尤西兵 肖善明 張則敏 |
5月15日 | |||||
15.加強作業設計研究與指導,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嚴格控制學生作息時間。 | 10 | 作息時間符合規定,作業設置科學、質量高得5分。課業負擔學生滿意度80%以上得5分;學生滿意度79-50%得4-2分;學生滿意度50%以下不得分。 |
教務處
| 曹立春 尤西兵 肖善明 張則敏 |
5月15日 | |||||
教學 組織
| 16.發揮德育課程與心理輔導的隱形作用,深化德育課程與學科課程的融合性,提高課程育人的主動性、針對性與實效性。 | 10 | 有心理健康場所,開設心理教育課,有心理健康計劃,課程育人針對性與實效性強得10分。 | 查資料 訪談 |
教務處
|
曹立春 周 敏 |
5月15日 | |||
17.貫徹課程標準,提供適合的教育。深刻理解并貫徹落實“自主、合作、探究”的課程理念和“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努力提供適合不同學生的教育,針對學生不同特點采取針對性強的教學策略,幫扶學困生有效。 | 20 | 貫徹課程理念和標準、正確理解率100%,落實三維目標得5分。教案優良率90%以上得5分;教案優良率89-60%得4-3分;教案優良率60%以下得1-2分。有因材施教計劃,教學中體現分層教學、分層作業、分層輔導,落實效果好得5分。幫扶學困生效果好得5分。 | 查資料訪談 聽課 問卷 |
教務處
|
曹立春 尤西兵 肖善明 張則敏 |
5月15日 | ||||
一級 指標 | 二級 指標 | 評價標準 | 評價 方法 | 得分 | 學校責任 部門 |
責任人 | 完成 時間 | |||
評價要素 | 分值 | 評分標準 | ||||||||
課程 與 教學 |
教學
組織
| 18.實施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開展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等教學,聚焦課堂,有效教學,形成民主、平等、和諧、互動的師生關系和教學環境,關注學生學習過程,注重指導學生掌握正確方法、養成良好習慣,促進學生樂學、善學。 | 50 | 依據《清浦區中小學課堂教學評價標準》考核,優良率85%以上得50分;優良率84-60%得40-30分;優良率60%以下得10-20分;優良率50%以下不得分。 | 聽課 查教案 查資料 |
教務處
|
曹立春 尤西兵 肖善明 張則敏 |
5月15日 | ||
19.構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機制。評價方法多樣化、主體多元化,充分發揮評價的診斷、矯正、導向和激勵作用。 | 20 | 有學生全面發展評價方案和配套制度得10分。對學生評價方法多樣化、主體多元化得5分。發揮好評價診斷、矯正、導向和激勵作用得5分。 | 查資料訪談 問卷 |
德育處 |
朱正中 張錦來 徐洪俊 |
5月15日 | ||||
教師 發展 |
團隊 建設 | 20. 骨干教師的引領作用發揮充分,形成老中青教師梯隊發展態勢。 | 10 | 有教師隊伍建設制度和引領幫扶措施,有教師成長規劃和教師年度發展計劃,實施效果好得5分;較好得3-4分;一般得1-2分。形成梯隊發展機制得5分。 |
查資料訪談 問卷 |
德育處 |
朱正中 張錦來 徐洪俊 |
5月15日 | ||
21.組織文化凝聚力強,有共同的教育信念和卓越的文化追求。建立教師合作發展機制,年級組、教研組、備課組等團隊戰斗力強。教師間形成廣泛合作、交流學習與相互支持的工作機制。促進教師心理健康,提升教師職業幸福感。 | 10 | 形成共同的教育信念和文化追求得2分。建立分工合作機制,有計劃、有落實、有評比制度,效果好得5分。團隊凝聚力、戰斗力和幸福感強得3分;較強得2分;一般得1分。 |
教務處
|
曹立春 尤西兵 肖善明 張則敏 |
5月15日 | |||||
一級 指標 | 二級 指標 | 評價標準 | 評價 方法 | 得分 | 學校責任 部門 |
責任人 | 完成 時間 | |||
評價要素 | 分值 | 評分標準 | ||||||||
教師 發展 |
師德 師風 | 22.加強教師管理和職業道德建設。形成師德教育、監督、激勵配套制度,提升師風師德水平。教師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師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增強教師立德樹人的榮譽感和責任感。教師具有良好的職業操守,具有奉獻與合作精神,無有償家教和到社會培訓機構兼職等現象。能面向每一個學生,關愛、尊重并了解學生,師生關系融洽,無歧視、侮辱、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現象?!?/span> | 20 | 有師風師德評價激勵機制,配套制度齊全,教師熟知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經常開展師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榮譽感和責任感強,職業操守高尚,效果好得10分。面向全體,師生關系融洽,未出現師德師風投訴得5分,出現師德師風投訴并查實的不得分。學生對教師滿意度90%以上得5分;滿意度89-60%得4-3分;滿意度60%以下得1-2分。 | 查資料訪談 測評 |
德育處 |
朱正中 張錦來 徐洪俊 |
5月15日 | ||
專業 成長 | 23.校本培養規劃適應不同層次教師專業發展的實際需求,體現全員性、針對性和實效性,青年教師成長迅速。對教師開展學生教育與管理專業知識和能力培養,促進教師、班主任專業成長。 | 10 | 有不同層次教師及班主任專業發展規劃和實施計劃得5分。按計劃實施,措施有力,效果好得5分;效果較好得3-4分; 效果一般得1-2分。 |
查資料訪談 問卷 |
教務處
|
曹立春 尤西兵 肖善明 張則敏 |
5月15日 | |||
24.提高教學能力。教學理念先進,能夠把握課程理念、課程標準和三維目標。增強學科教學能力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能熟練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注重發揮校內外教育教學資源功能,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具有較強的課程建設能力、專業開發能力和學具使用研發能力。 | 10 | 教學理念先進,能把握課程理念、課程標準和三維目標,能熟練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注重運用校內外教育教學資源,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工作措施有力,效果好得5分。具有一定的課程建設和專業開發能力得5分。 |
教務處
|
曹立春 尤西兵 肖善明 張則敏 |
5月15日 | |||||
一級 指標 | 二級 指標 | 評價標準 | 評價 方法 | 得分 | 學校責任 部門 |
責任人 | 完成 時間 | |||
評價要素 | 分值 | 評分標準 | ||||||||
教師 發展 |
專業 成長 | 25.建立教師培訓機制。完善教師培訓機制,制訂教師培訓規劃,引進優質培訓資源,定期開展專題培訓,促進教研與培訓有機結合,發揮校本研修基礎作用。培訓有年度計劃、落實措施和保障,為教師廣泛參與校內外各種學術交流、繼續教育和專業進修提供資金、時間等支持。鼓勵教師利用網絡學習平臺開展教研活動。 | 10 | 教師培訓和校本教研制度健全,機制完善,培訓有保障,能為教師參與校內外各種學術交流、繼續教育和專業進修提供資金、時間等支持得3分。上級主管部門組織培訓,課時足、參與率100%得4分;參加校級培訓課時足、參與率100%的得3分;以上參與率每少10個百分點或每少1課時少得1分。 |
查資料訪談 問卷 |
教務處
|
曹立春 尤西兵 肖善明 張則敏 |
5月15日 | ||
26.建立教師專業發展支持體系。建設教師學習共同體,建立教師專業發展平臺,教師自我專業發展意識強,指導教師制定專業發展計劃。教師能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主動開展教學研究,自覺反思與改進教育工作,專業成長成效顯著。建立并完善教師專業發展檔案。 | 15 | 教師自我專業發展意識強,提升目標與規劃明確,個人專業發展計劃制訂率100%,形成教師學習共同體,建立教師專業發展檔案得5分。80%以上教師參與校級以上各類公開課、優質課、競賽課等得5分。20%以上的教師在區級以上刊物發表的論文或獲獎得5分。以上三率每少5個百分點分別少得1分。 |
教務處
|
曹立春 尤西兵 肖善明 張則敏 |
5月15日 | |||||
27.加強教育科研。教育科研課題立足于解決學校實際問題,教師參與面廣,研究過程扎實有效,研究成果應用成效顯著。 | 10 | 區級以上在研課題專任教師50人以下的2個以上, 專任教師50-100人的達到4個以上, 專任教師100人以上的達到8個以上得4分。80%的教師參與課題研究得4分。研究成果在校級以上推廣(交流、發表、獲獎)得2分。 |
教務處
|
曹立春 尤西兵 肖善明 張則敏 |
5月15日 | |||||
評價 激勵 | 28.完善教師考核評價機制,激發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教師聘用、績效工資、評優評先等制度科學合理,實施過程公正,教師認可度高。 | 25 | 教師激勵考核評價機制完善,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高,有教師聘用、績效工資、評優評先制度得5分。實施過程公開公正合理得10分。執行效果好、教師滿意度高得10分。 | 查資料 訪談 問卷 調查 |
教務處
|
曹立春
|
5月15日 | |||
一級 指標 | 二級 指標 | 評價標準 | 評價 方法 | 得分 | 學校責任 部門 |
責任人 | 完成 時間 | |||
評價要素 | 分值 | 評分標準 | ||||||||
教師 發展 |
評價 激勵 | 29.建立教師個人發展的評價機制。評價內容包括教師的職業道德、個人素養、閱讀經典、教育教學能力、專業成長等主要方面,教師發展評價報告不斷改進。 | 10 | 有促進教師個人發展評價制度與方案,形成激勵機制得5分。有落實措施,實施效果好,有教師發展評價報告得5分。 |
查資料 訪談 問卷 調查 |
教務處
| 曹立春 尤西兵 肖善明 張則敏 |
5月15日 | ||
學生 發展 |
全面 發展 | 30.提高教育能力,提升學生道德品質。立德樹人,建立完整、務實、高效的德育體系。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校長、班主任、教師等全員德育工作到位、網絡健全,落實《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定期組織班主任學習、交流和培訓,提高班主任組織管理和教育能力。落實《中小學生守則》,讓學生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熟記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課堂教學、社會實踐和學校管理等各方面,各學科教學體現德育內容,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強。 | 20 | 德育制度健全,德育體系運行有效,學校德育工作成效明顯,落實《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定期組織班主任學習、交流和培訓得5分。落實《中小學生守則》,學生能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得5分。社會實踐和公益活動參與率100%得5分。學生品德優良率95%以上得5分;品德優良率94-60%得4-3分;品德優良率60%以下得1-2分。 | 查資料 觀察 問卷 訪談 |
德育處 |
朱正中 張錦來 徐洪俊 李延高 李錦龍 |
5月15日 | ||
31.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綜合素質評價體系。開展學生綜合素質評定,建立健全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和學籍檔案,管理規范,內容齊全, 一生一檔,更新及時。 | 20 | 學生綜合素質評定和學籍檔案建檔率達100%得5分(每少10個百分點少得1分)。一生一檔、管理規范、內容齊全、更新及時得5分;評價結果公示得5分;內容不齊全,更新不及時,不公示不得分。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優良率90%以上得5分;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優良率89-60%得4-1分。 | 查《清浦區中小學生綜合評定實施方案》《省學籍管理規定》。 |
德育處 |
朱正中 張錦來 徐洪俊 各班主任 |
5月15日 | ||||
一級 指標 | 二級 指標 | 評價標準 | 評價 方法 | 得分 | 學校責任 部門 |
責任人 | 完成 時間 | |||
評價要素 | 分值 | 評分標準 | ||||||||
學生 發展 |
全面 發展 | 32.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建立安全健康的管理機制。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堅持陽光體育活動,每天鍛煉不少于1小時。具有強健體魄和一定的運動技能。強化體育藝術“2+1”活動,并形成學校特色項目?!? 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合格率在93%以上。開展健康教育、常見病和傳染病防治等工作,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 30 | 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堅持陽光體育活動,每天鍛煉不少于1小時得6分。具有強健體魄和一定的運動技能,學校集體參加體育比賽獲市級以上獎項得4-6分;獲區一等獎得5分;獲區二等獎得4分;獲區三等獎得3分。強化體育藝術“2+1”活動,并形成學校特色項目得5分?!? 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合格率在93%以上得8分。開展健康教育、常見病和傳染病防治工作,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得5分。 | 查資料 抽測 觀察 |
德育處 |
朱正中 張錦來 徐洪俊 李延高 李錦龍 |
5月15日 | ||
33.加強美育工作,提高學生 藝術素養,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利用本地教育資源,開發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藝術教育課程。學生具有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藝術教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培養學生藝術愛好,利用社會藝術教育資源和當地文化藝術場地資源開展藝術教學和實踐活動。積極參加藝術教育活動,運用多種方式進行藝術表現。 | 10 | 有美育工作計劃,開發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藝術教育課程,按 要求開設音樂、美術、書法課得2分。藝術教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積極開展藝術實踐活動,學生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不斷提高,實施效果好得3分。學校集體參加藝術比賽獲市級以上獎項得3-5分;獲區一等獎得4分;獲區二等獎得3分;獲區三等獎得2分。 | 查資料 |
德育處 |
朱正中 張錦來 徐洪俊 李延高 李錦龍 |
5月15日 | ||||
34.把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作為評價的基本標準,學生的學業成績達到課程標準要求,學業合格率達95%以上。學業成績、合格率、 率不斷提高,低分率不斷降低。 | 300 | 考核得分 *高的學校記為300分,其它學校按比例記分。 | 按《清浦區中小學教育質量監測實施意見》 |
教務處
| 曹立春 尤西兵 肖善明 張則敏 |
5月15日 | ||||
一級 指標 | 二級 指標 | 評價標準 | 評價 方法 | 得分 | 學校責任 部門 |
責任人 | 完成 時間 | |||
評價要素 | 分值 | 評分標準 | ||||||||
學生 發展 |
可持續 發展 | 35.促進學生持續發展。學生初步形成正確的 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幫助學生學會學習,激發學習興趣,培養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端正。遵循認知規律,掌握學習方法,引導獨立思考和主動探究,培養良好思維品質。自主學習,有團隊合作精神,具有自覺預習、專心上課、善于提問、獨立作業、復習歸納、整理錯題、課后反思等習慣。能運用各種學習方式來達成學習目的、提高學習水平,具有創造性學習能力。 | 20 | 初步形成 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學習興趣,有學習自信心,學習態度端正,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遵循規律,掌握學習方法,能獨立思考和主動探究,具有良好的思維品質。能自主學習,有團隊合作精神、實踐能力、創新能力。能夠自覺預習、專心上課、積極思考、善于提問、獨立作業、復習歸納。有錯題整理和課后反思,能運用各種學習方式來達成學習目的,提高學習水平,能創造學習得20分,有一項不足少得1分。 | 查資料聽課 測評 問卷 |
教務處
|
曹立春 尤西兵 肖善明 張則敏 |
5月15日 | ||
36.培養學生生活本領,提高自我管理的習慣和能力。有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培養學生勞動觀念,為學生創造勞動和社會實踐機會。積極參加各種社團或興趣小組活動,具有初步的研究與創新能力。多數學生能掌握1-2項特長,有一定數量的小制作、小發明、小論文。 | 20 | 學生生活本領、自我管理習慣和能力較強,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強得5分。有學生特長發展計劃并落實得5分。學生社團或興趣小組參與率90-60%得5-3分;參與率60%以下得1-2分。90%以上學生掌握1-2項特長,并有一定數量的小制作、小發明、小論文得5分。 | 查資料現場考察 問卷 調查 |
教務處
|
曹立春 尤西兵 肖善明 張則敏 |
5月15日 | ||||
一級 指標 | 二級 指標 | 評價標準 | 評價 方法 | 得分 | 學校責任 部門 |
責任人 | 完成 時間 | |||
評價要素 | 分值 | 評分標準 | ||||||||
文化 建設 |
校園 文化 | 37.文化建設目標清晰,注重文化立校、文化育人。充分挖掘學校歷史傳統,校園環境建設富有文化底蘊和教育內涵。學??萍?、體育、藝術等活動整體規劃,能因地制宜組織豐富多彩的學?;顒?。 | 20 | 校園文化建設目標明確、有計劃和實施方案得5分。校園文化建設內容豐富,實施效果好得5分。有科技、體育、藝術等活動規劃得5分。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學?;顒拥?分。 | 查資料現場 觀察 | 教務處 德育處 | 尤西兵 曹立春 朱正中 張錦來 吳夢琳 朱平娟 李延高 |
5月15日 | ||
38.營造尊重包容的學校文化,樹立差異意識,尊重不同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營造多元包容、和睦相處的環境。培養學生法律和規則意識,營造體現法治精神的校園文化氛圍。人際關系和諧,團隊活力強,師生對學校的歸屬感強。發揮環境育人功能,合理布置和設計校園,有效利用空間和墻面,建設生態校園、文化校園。校園環境建設體現辦學理念,校園環境衛生、整潔、優美,校園文化氣息濃郁。 | 25 | 尊重差異,尊重不同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營造多元包容、和睦相處的環境得5分。學生法律和規則意識強,法治文化氛圍濃得5分。人際關系和諧,團隊活力強得5分。師生員工對學校歸屬感強得5分。環境衛生、整潔、優美、文化氣息濃郁、環境育人功能明顯得5分。 |
查資料 問卷 調查 訪談
| 教務處 德育處 | 尤西兵 曹立春 朱正中 張錦來 吳夢琳 朱平娟 李延高 |
5月15日 | ||||
39.信守學校精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了較為穩定、廣受認可、可資傳承的學校群體風貌和文化特質。 | 10 | 牢記“三個倡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體現學校精神,形成穩定的學校群體風貌和文化特質得10分。 | 教務處 德育處 | 尤西兵 曹立春 朱正中 張錦來 吳夢琳 朱平娟 李延高 |
5月15日 | |||||
辦學 特色 | 40.特色建設切合學校實際,得到師生廣泛參與或支持。在學校管理、課程建設、教育教學、學生培養等方面形成了具有穩定性、獨特性和示范性的特色項目與優勢,得到業內認可。 | 20 | 特色學校建設有計劃、有項目、有措施、有落實的得10分。特色學校建設成效明顯得10分;成效一般的得5-8分。 |
5月15日 | ||||||
一級 指標 | 二級 指標 | 評價標準 | 評價 方法 | 得分 | 學校責任 部門 |
責任人 | 完成 時間 | |||
評價要素 | 分值 | 評分標準 | ||||||||
文化 建設 |
校園 文化 | 41.有獨特的辦學風格和先進的辦學理念。教育教學、課程建設、教育科研、學校管理富有特色,具有一定影響。學校發展成果惠及面廣,有一定的借鑒經驗和引領示范作用。 | 15 | 能體現核心辦學理念,形成特色,辦學風格獨特、有一定的影響得10分。有成功經驗模式并在區內外交流或推廣得5分。 |
查資料 問卷 調查 訪談 | 教務處 | 曹立春 吳夢琳 張曉慧 張浩 李林 |
5月15日 | ||
社會 影響 力 |
外部 評價 | 42.學校辦學業績突出、社會聲譽好,學生、家長、教育行政部門等社會各界滿意度高。 | 40 | 對學生、家長、社區和教育行政部門開展測評。綜合滿意度85%以上得40分;綜合滿意度84-60%得35-10分; 綜合滿意度60-50%得10-5分;綜合滿意度50%以下不得分。 | 問卷 測評 | 校長室 教務處 德育處 | 楊炳武 曹立春 朱正中 |
5月15日 | ||
《清浦區義務教育階段學?,F代化辦學水平綜合評估評價指標體系》任務分解表 2015年4月
一級 指標 | 二級 指標 | 評價標準 | 評價 方法 | 得分 | 學校責任 部門 |
責任人 | 完成 時間 | |||
評價要素 | 分值 | 評分標準 | ||||||||
領導 與 管理 |
組織 建設 | 1.領導班子作風民主,凝聚力強,干部選拔任用合理,隊伍精干,在教職工中具有較高威信,民主決策學校重大事項。 | 10 | 有干部選拔、任用管理制度,民主決策重大事項得4分。教職工對干部任用滿意度80%以上得6分;滿意度79-50%得5-2分;滿意度50%以下不得分。 |
查資料 問卷 訪談 | 校長室 | 楊炳武 張曉慧 朱平娟
|
5月15日 | ||
2.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注重學習,不斷提升。干部思想力、學習力和研究力強。教干帶頭上好課、參加聽課、評課、開講座、寫論文。 | 20 | 熟記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思想、有能力,在市級以上交流、發表、獲獎的論文,著作人數達70%以上得10分;人數達69-60%得8-6分;人數達60%以下得2-3分;人數在40%以下不得分。校干每學期聽課、評課不少于40節得3分;校長上課得3分;校干參加教研活動、開設講座得4分。 | 校長室 | 楊炳武 張曉慧 朱平娟
|
5月15日 | |||||
3.增強法治觀念,提升管理能力。部門分工合理,職責明確,干部團結協作,制度執行到位。 | 20 | 增強法治觀念,提升依法治校能力,每年組織學習法律得2分;干部有明確分工和職責得5分;有各種制度執行檢查記錄和總結得5分;有對應的檢查結果運用得5分。執行滿意度90%以上得3分;執行滿意度89-50%得2-1分;執行滿意度50%以下不得分。 | 校長室 | 尤西兵 張曉慧 朱平娟
|
5月15日 | |||||
制度 建設 | 4.建立現代學校管理制度。依法制定學校章程,健全學校自主管理體系,規范學校治理行為,提升學校治理水平。 | 10 | 現代學校制度健全,依法制定章程,學校治理行為規范,學校治理水平不斷提高,能貫徹《江蘇省中小學管理規范》,校園校務管理、教師學生管理、教學科研管理、后勤安全管理完善,落實到位,制度建設質量不斷提高得5分。建立便捷規范的辦事程序,完善內部機構組織規則、議事規則得5分。 |
查資料 問卷 考察 | 校長室 | 劉海春 尤西兵
|
5月15日 | |||
一級 指標 | 二級 指標 | 評價標準 | 評價 方法 | 得分 | 學校責任 部門 |
責任人 | 完成 時間 | |||
評價要素 | 分值 | 評分標準 | ||||||||
領導 與 管理 |
理念 與 規劃 | 5.辦學理念鮮明凝練,發展規劃明確具體,符合素質教育導向,切合校情實際。堅持育人為本,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個性,強化人人成才、多樣成才、系統培養的理念,讓每位學生都能得到健康、全面和充分發展。 | 10 | 辦學理念和思想先進,師生知曉度、認同率90%以上得5分;知曉度、認同率89-60%得4-3分;知曉度、認同率60%以下得1-2分;知曉度、認同率50%以下不得分。學校有切合校情的三年發展規劃,學校和部門工作計劃體現育人為本、面向全體、尊重個性,學生健康、全面和充分發展得5分。 | 查資料問卷 訪談 | 校長室 | 金菊華 |
5月15日 | ||
6.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和人才觀,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發展規劃得到教職員工廣泛參與、了解和認可,并自覺踐行。 | 10 | 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和人才觀,以人為本得5分。學校發展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認可度、達成度80%以上的得5分;認可度、達成度79-60%得4-3分;認可度、達成度60%以下得1-2分;認可度、達成度40%以下不得分。 | 查資料問卷 座談 訪談 |
5月15日 | ||||||
服務 與 效益 | 7.營造和諧的安全環境。建立健全安全責任制和突發事件應急機制;安全教育和安全過程管理落實到位;及時發現并排除安全隱患。 | 20 | 安全制度健全,防范措施到位,有突發事件預警處理預案,沒有發生安全事故得20分;存在安全隱患,被區以上檢查通報,未出現較大安全事故得10分;發生安全責任事故不得分。 | 查安全管理資料 業務科室考核 |
德育處 |
劉海春 朱正中 |
5月15日 | |||
8.構建和諧的“家、校、社區”合作關系。家校溝通充分、互動密切、關系和諧,促進家長參與學校決策與監督,社區資源共享、互助合作、合力育人。 | 10 | 完善家長委員會,職責明確,運行正常,溝通充分,設立學校開放日,邀請家長等參與學校管理,每學年面向家長調研2次得5分。合力育人,滿意度80%以上得5分;滿意度79-60%得4-3分;滿意度60%以下不得分;出現家長投訴并查實一次少得1分。 | 查家校共育資料 訪談 問卷 |
德育處 |
朱正中 |
5月15日 | ||||
一級 指標 | 二級 指標 | 評價標準 | 評價 方法 | 得分 | 學校責任 部門 |
責任人 | 完成 時間 | |||
評價要素 | 分值 | 評分標準 | ||||||||
領導 與 管理 |
服務 與 效益 | 9.維護學生平等權利。嚴格遵守 和省市關于規范招生行為要求。不違規招生,不分設重點班和非重點班,小學班額不超過40人,初中班額不超過45人。公辦學校擇校生比例低于招生總數的10%并逐步減少。嚴格執行學籍管理制度。執行財務管理法規和政策,無教育亂收費行為。 | 10 | 對待學生平等,管理制度健全,執行政策到位,招生行為規范,學籍管理嚴格,無違規收費行為得10分。有違規方面舉報并查實的不得分。 |
查資料看現場問卷 座談 訪談 |
教務處
|
金菊華 曹立春 |
5月15日 | ||
10.設施設備采購、維護和小額工程維修、物業、食堂管理等符合有關規定。 | 10 | 設施設備、采購維修等符合規定,管理規范得5分。對食堂滿意度60%以上得2-5分;對食堂滿意度60%以下不得分。 |
德育處 |
劉海春 沙金明 | 5月15日 | |||||
11.提供便利實用的教學資源。按規定配置教學資源和設施設備。指定專人負責,建立資產臺賬,定期維護保養。建立圖書館(室)、實驗室、功能教室等的使用管理制度,管理到位,面向學生充分開放,使用效益高。學校信息中心的教學資源充足,更新及時,使用便利,利用率高。 | 10 | 信息資源豐富,各種功能室使用符合規定得2分。功能室有管理人員得1分。臺賬齊全得2分。實驗開出率、使用率90%以上得5分;實驗開出率、使用率89-50%得4-1分;實驗開出率、使用率50%以下不得分。 |
教務處
|
曹立春 黃 偉 張 浩 信息老師 |
5月15日 | |||||
12.嚴格執行 、省、市課程方案與教學計劃。開齊 課程門類、開足課時。 | 10 | 執行 課程方案與教學計劃規范,開齊得5分,開足得5分。 | 查資料 問卷 訪談 |
教務處
|
曹立春 | 5月15日
| ||||
一級 指標 | 二級 指標 | 評價標準 | 評價 方法 | 得分 | 學校責任 部門 |
責任人 | 完成 時間 | |||
評價要素 | 分值 | 評分標準 | ||||||||
課程 與 教學 |
課程 管理 | 13.按要求開設地方課程及創造性開發符合學生個性需要、興趣、特長發展適合校情的校本課程,充分開發利用校內外各種課程教學資源,設計形式多樣的活動課程,課時有保證。拓寬個性化學習的渠道,培養學生實踐與探究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 20 | 開設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和活動課程得10分。有相關課程方案,課時有保證得5分。形式多樣、個性化強、參與率90%以上,并與其它課程有機融合得3分。學生實踐與探究能力有提高得2分。 |
查資料 問 卷 訪 談 |
教務處
|
曹立春 尤西兵 肖善明 張則敏 |
5月15日 | ||
14.建立健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構建方法科學、診斷有效、反饋及時的教育質量監測與評價機制。確立符合新課程要求的教學規范,加強教學過程監管,構建有效教學管理機制,善于總結推廣 課例和教學經驗。 | 40 | 教學質量管理制度健全,有評價機制,期中監測、期末考試分析診斷及時,有質量分析報告得15分;有質量監控、分析、反饋和追蹤機制得5分;對教學“五認真”等監管規范、到位、有效,有教學檢查記錄和分析、有改進措施等得15分;有 的經驗推廣得5分。 |
教務處
|
曹立春 尤西兵 肖善明 張則敏 |
5月15日 | |||||
15.加強作業設計研究與指導,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嚴格控制學生作息時間。 | 10 | 作息時間符合規定,作業設置科學、質量高得5分。課業負擔學生滿意度80%以上得5分;學生滿意度79-50%得4-2分;學生滿意度50%以下不得分。 |
教務處
| 曹立春 尤西兵 肖善明 張則敏 |
5月15日 | |||||
教學 組織
| 16.發揮德育課程與心理輔導的隱形作用,深化德育課程與學科課程的融合性,提高課程育人的主動性、針對性與實效性。 | 10 | 有心理健康場所,開設心理教育課,有心理健康計劃,課程育人針對性與實效性強得10分。 | 查資料 訪談 |
教務處
|
曹立春 周 敏 |
5月15日 | |||
17.貫徹課程標準,提供適合的教育。深刻理解并貫徹落實“自主、合作、探究”的課程理念和“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努力提供適合不同學生的教育,針對學生不同特點采取針對性強的教學策略,幫扶學困生有效。 | 20 | 貫徹課程理念和標準、正確理解率100%,落實三維目標得5分。教案優良率90%以上得5分;教案優良率89-60%得4-3分;教案優良率60%以下得1-2分。有因材施教計劃,教學中體現分層教學、分層作業、分層輔導,落實效果好得5分。幫扶學困生效果好得5分。 | 查資料訪談 聽課 問卷 |
教務處
|
曹立春 尤西兵 肖善明 張則敏 |
5月15日 | ||||
一級 指標 | 二級 指標 | 評價標準 | 評價 方法 | 得分 | 學校責任 部門 |
責任人 | 完成 時間 | |||
評價要素 | 分值 | 評分標準 | ||||||||
課程 與 教學 |
教學
組織
| 18.實施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開展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等教學,聚焦課堂,有效教學,形成民主、平等、和諧、互動的師生關系和教學環境,關注學生學習過程,注重指導學生掌握正確方法、養成良好習慣,促進學生樂學、善學。 | 50 | 依據《清浦區中小學課堂教學評價標準》考核,優良率85%以上得50分;優良率84-60%得40-30分;優良率60%以下得10-20分;優良率50%以下不得分。 | 聽課 查教案 查資料 |
教務處
|
曹立春 尤西兵 肖善明 張則敏 |
5月15日 | ||
19.構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機制。評價方法多樣化、主體多元化,充分發揮評價的診斷、矯正、導向和激勵作用。 | 20 | 有學生全面發展評價方案和配套制度得10分。對學生評價方法多樣化、主體多元化得5分。發揮好評價診斷、矯正、導向和激勵作用得5分。 | 查資料訪談 問卷 |
德育處 |
朱正中 張錦來 徐洪俊 |
5月15日 | ||||
教師 發展 |
團隊 建設 | 20. 骨干教師的引領作用發揮充分,形成老中青教師梯隊發展態勢。 | 10 | 有教師隊伍建設制度和引領幫扶措施,有教師成長規劃和教師年度發展計劃,實施效果好得5分;較好得3-4分;一般得1-2分。形成梯隊發展機制得5分。 |
查資料訪談 問卷 |
德育處 |
朱正中 張錦來 徐洪俊 |
5月15日 | ||
21.組織文化凝聚力強,有共同的教育信念和卓越的文化追求。建立教師合作發展機制,年級組、教研組、備課組等團隊戰斗力強。教師間形成廣泛合作、交流學習與相互支持的工作機制。促進教師心理健康,提升教師職業幸福感。 | 10 | 形成共同的教育信念和文化追求得2分。建立分工合作機制,有計劃、有落實、有評比制度,效果好得5分。團隊凝聚力、戰斗力和幸福感強得3分;較強得2分;一般得1分。 |
教務處
|
曹立春 尤西兵 肖善明 張則敏 |
5月15日 | |||||
一級 指標 | 二級 指標 | 評價標準 | 評價 方法 | 得分 | 學校責任 部門 |
責任人 | 完成 時間 | |||
評價要素 | 分值 | 評分標準 | ||||||||
教師 發展 |
師德 師風 | 22.加強教師管理和職業道德建設。形成師德教育、監督、激勵配套制度,提升師風師德水平。教師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師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增強教師立德樹人的榮譽感和責任感。教師具有良好的職業操守,具有奉獻與合作精神,無有償家教和到社會培訓機構兼職等現象。能面向每一個學生,關愛、尊重并了解學生,師生關系融洽,無歧視、侮辱、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現象?!?/span> | 20 | 有師風師德評價激勵機制,配套制度齊全,教師熟知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經常開展師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榮譽感和責任感強,職業操守高尚,效果好得10分。面向全體,師生關系融洽,未出現師德師風投訴得5分,出現師德師風投訴并查實的不得分。學生對教師滿意度90%以上得5分;滿意度89-60%得4-3分;滿意度60%以下得1-2分。 | 查資料訪談 測評 |
德育處 |
朱正中 張錦來 徐洪俊 |
5月15日 | ||
專業 成長 | 23.校本培養規劃適應不同層次教師專業發展的實際需求,體現全員性、針對性和實效性,青年教師成長迅速。對教師開展學生教育與管理專業知識和能力培養,促進教師、班主任專業成長。 | 10 | 有不同層次教師及班主任專業發展規劃和實施計劃得5分。按計劃實施,措施有力,效果好得5分;效果較好得3-4分; 效果一般得1-2分。 |
查資料訪談 問卷 |
教務處
|
曹立春 尤西兵 肖善明 張則敏 |
5月15日 | |||
24.提高教學能力。教學理念先進,能夠把握課程理念、課程標準和三維目標。增強學科教學能力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能熟練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注重發揮校內外教育教學資源功能,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具有較強的課程建設能力、專業開發能力和學具使用研發能力。 | 10 | 教學理念先進,能把握課程理念、課程標準和三維目標,能熟練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注重運用校內外教育教學資源,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工作措施有力,效果好得5分。具有一定的課程建設和專業開發能力得5分。 |
教務處
|
曹立春 尤西兵 肖善明 張則敏 |
5月15日 | |||||
一級 指標 | 二級 指標 | 評價標準 | 評價 方法 | 得分 | 學校責任 部門 |
責任人 | 完成 時間 | |||
評價要素 | 分值 | 評分標準 | ||||||||
教師 發展 |
專業 成長 | 25.建立教師培訓機制。完善教師培訓機制,制訂教師培訓規劃,引進優質培訓資源,定期開展專題培訓,促進教研與培訓有機結合,發揮校本研修基礎作用。培訓有年度計劃、落實措施和保障,為教師廣泛參與校內外各種學術交流、繼續教育和專業進修提供資金、時間等支持。鼓勵教師利用網絡學習平臺開展教研活動。 | 10 | 教師培訓和校本教研制度健全,機制完善,培訓有保障,能為教師參與校內外各種學術交流、繼續教育和專業進修提供資金、時間等支持得3分。上級主管部門組織培訓,課時足、參與率100%得4分;參加校級培訓課時足、參與率100%的得3分;以上參與率每少10個百分點或每少1課時少得1分。 |
查資料訪談 問卷 |
教務處
|
曹立春 尤西兵 肖善明 張則敏 |
5月15日 | ||
26.建立教師專業發展支持體系。建設教師學習共同體,建立教師專業發展平臺,教師自我專業發展意識強,指導教師制定專業發展計劃。教師能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主動開展教學研究,自覺反思與改進教育工作,專業成長成效顯著。建立并完善教師專業發展檔案。 | 15 | 教師自我專業發展意識強,提升目標與規劃明確,個人專業發展計劃制訂率100%,形成教師學習共同體,建立教師專業發展檔案得5分。80%以上教師參與校級以上各類公開課、優質課、競賽課等得5分。20%以上的教師在區級以上刊物發表的論文或獲獎得5分。以上三率每少5個百分點分別少得1分。 |
教務處
|
曹立春 尤西兵 肖善明 張則敏 |
5月15日 | |||||
27.加強教育科研。教育科研課題立足于解決學校實際問題,教師參與面廣,研究過程扎實有效,研究成果應用成效顯著。 | 10 | 區級以上在研課題專任教師50人以下的2個以上, 專任教師50-100人的達到4個以上, 專任教師100人以上的達到8個以上得4分。80%的教師參與課題研究得4分。研究成果在校級以上推廣(交流、發表、獲獎)得2分。 |
教務處
|
曹立春 尤西兵 肖善明 張則敏 |
5月15日 | |||||
評價 激勵 | 28.完善教師考核評價機制,激發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教師聘用、績效工資、評優評先等制度科學合理,實施過程公正,教師認可度高。 | 25 | 教師激勵考核評價機制完善,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高,有教師聘用、績效工資、評優評先制度得5分。實施過程公開公正合理得10分。執行效果好、教師滿意度高得10分。 | 查資料 訪談 問卷 調查 |
教務處
|
曹立春
|
5月15日 | |||
一級 指標 | 二級 指標 | 評價標準 | 評價 方法 | 得分 | 學校責任 部門 |
責任人 | 完成 時間 | |||
評價要素 | 分值 | 評分標準 | ||||||||
教師 發展 |
評價 激勵 | 29.建立教師個人發展的評價機制。評價內容包括教師的職業道德、個人素養、閱讀經典、教育教學能力、專業成長等主要方面,教師發展評價報告不斷改進。 | 10 | 有促進教師個人發展評價制度與方案,形成激勵機制得5分。有落實措施,實施效果好,有教師發展評價報告得5分。 |
查資料 訪談 問卷 調查 |
教務處
| 曹立春 尤西兵 肖善明 張則敏 |
5月15日 | ||
學生 發展 |
全面 發展 | 30.提高教育能力,提升學生道德品質。立德樹人,建立完整、務實、高效的德育體系。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校長、班主任、教師等全員德育工作到位、網絡健全,落實《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定期組織班主任學習、交流和培訓,提高班主任組織管理和教育能力。落實《中小學生守則》,讓學生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熟記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課堂教學、社會實踐和學校管理等各方面,各學科教學體現德育內容,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強。 | 20 | 德育制度健全,德育體系運行有效,學校德育工作成效明顯,落實《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定期組織班主任學習、交流和培訓得5分。落實《中小學生守則》,學生能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得5分。社會實踐和公益活動參與率100%得5分。學生品德優良率95%以上得5分;品德優良率94-60%得4-3分;品德優良率60%以下得1-2分。 | 查資料 觀察 問卷 訪談 |
德育處 |
朱正中 張錦來 徐洪俊 李延高 李錦龍 |
5月15日 | ||
31.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綜合素質評價體系。開展學生綜合素質評定,建立健全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和學籍檔案,管理規范,內容齊全, 一生一檔,更新及時。 | 20 | 學生綜合素質評定和學籍檔案建檔率達100%得5分(每少10個百分點少得1分)。一生一檔、管理規范、內容齊全、更新及時得5分;評價結果公示得5分;內容不齊全,更新不及時,不公示不得分。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優良率90%以上得5分;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優良率89-60%得4-1分。 | 查《清浦區中小學生綜合評定實施方案》《省學籍管理規定》。 |
德育處 |
朱正中 張錦來 徐洪俊 各班主任 |
5月15日 | ||||
一級 指標 | 二級 指標 | 評價標準 | 評價 方法 | 得分 | 學校責任 部門 |
責任人 | 完成 時間 | |||
評價要素 | 分值 | 評分標準 | ||||||||
學生 發展 |
全面 發展 | 32.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建立安全健康的管理機制。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堅持陽光體育活動,每天鍛煉不少于1小時。具有強健體魄和一定的運動技能。強化體育藝術“2+1”活動,并形成學校特色項目?!? 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合格率在93%以上。開展健康教育、常見病和傳染病防治等工作,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 30 | 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堅持陽光體育活動,每天鍛煉不少于1小時得6分。具有強健體魄和一定的運動技能,學校集體參加體育比賽獲市級以上獎項得4-6分;獲區一等獎得5分;獲區二等獎得4分;獲區三等獎得3分。強化體育藝術“2+1”活動,并形成學校特色項目得5分?!? 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合格率在93%以上得8分。開展健康教育、常見病和傳染病防治工作,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得5分。 | 查資料 抽測 觀察 |
德育處 |
朱正中 張錦來 徐洪俊 李延高 李錦龍 |
5月15日 | ||
33.加強美育工作,提高學生 藝術素養,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利用本地教育資源,開發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藝術教育課程。學生具有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藝術教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培養學生藝術愛好,利用社會藝術教育資源和當地文化藝術場地資源開展藝術教學和實踐活動。積極參加藝術教育活動,運用多種方式進行藝術表現。 | 10 | 有美育工作計劃,開發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藝術教育課程,按 要求開設音樂、美術、書法課得2分。藝術教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積極開展藝術實踐活動,學生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不斷提高,實施效果好得3分。學校集體參加藝術比賽獲市級以上獎項得3-5分;獲區一等獎得4分;獲區二等獎得3分;獲區三等獎得2分。 | 查資料 |
德育處 |
朱正中 張錦來 徐洪俊 李延高 李錦龍 |
5月15日 | ||||
34.把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作為評價的基本標準,學生的學業成績達到課程標準要求,學業合格率達95%以上。學業成績、合格率、 率不斷提高,低分率不斷降低。 | 300 | 考核得分 *高的學校記為300分,其它學校按比例記分。 | 按《清浦區中小學教育質量監測實施意見》 |
教務處
| 曹立春 尤西兵 肖善明 張則敏 |
5月15日 | ||||
一級 指標 | 二級 指標 | 評價標準 | 評價 方法 | 得分 | 學校責任 部門 |
責任人 | 完成 時間 | |||
評價要素 | 分值 | 評分標準 | ||||||||
學生 發展 |
可持續 發展 | 35.促進學生持續發展。學生初步形成正確的 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幫助學生學會學習,激發學習興趣,培養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端正。遵循認知規律,掌握學習方法,引導獨立思考和主動探究,培養良好思維品質。自主學習,有團隊合作精神,具有自覺預習、專心上課、善于提問、獨立作業、復習歸納、整理錯題、課后反思等習慣。能運用各種學習方式來達成學習目的、提高學習水平,具有創造性學習能力。 | 20 | 初步形成 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學習興趣,有學習自信心,學習態度端正,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遵循規律,掌握學習方法,能獨立思考和主動探究,具有良好的思維品質。能自主學習,有團隊合作精神、實踐能力、創新能力。能夠自覺預習、專心上課、積極思考、善于提問、獨立作業、復習歸納。有錯題整理和課后反思,能運用各種學習方式來達成學習目的,提高學習水平,能創造學習得20分,有一項不足少得1分。 | 查資料聽課 測評 問卷 |
教務處
|
曹立春 尤西兵 肖善明 張則敏 |
5月15日 | ||
36.培養學生生活本領,提高自我管理的習慣和能力。有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培養學生勞動觀念,為學生創造勞動和社會實踐機會。積極參加各種社團或興趣小組活動,具有初步的研究與創新能力。多數學生能掌握1-2項特長,有一定數量的小制作、小發明、小論文。 | 20 | 學生生活本領、自我管理習慣和能力較強,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強得5分。有學生特長發展計劃并落實得5分。學生社團或興趣小組參與率90-60%得5-3分;參與率60%以下得1-2分。90%以上學生掌握1-2項特長,并有一定數量的小制作、小發明、小論文得5分。 | 查資料現場考察 問卷 調查 |
教務處
|
曹立春 尤西兵 肖善明 張則敏 |
5月15日 | ||||
一級 指標 | 二級 指標 | 評價標準 | 評價 方法 | 得分 | 學校責任 部門 |
責任人 | 完成 時間 | |||
評價要素 | 分值 | 評分標準 | ||||||||
文化 建設 |
校園 文化 | 37.文化建設目標清晰,注重文化立校、文化育人。充分挖掘學校歷史傳統,校園環境建設富有文化底蘊和教育內涵。學??萍?、體育、藝術等活動整體規劃,能因地制宜組織豐富多彩的學?;顒?。 | 20 | 校園文化建設目標明確、有計劃和實施方案得5分。校園文化建設內容豐富,實施效果好得5分。有科技、體育、藝術等活動規劃得5分。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學?;顒拥?分。 | 查資料現場 觀察 | 教務處 德育處 | 尤西兵 曹立春 朱正中 張錦來 吳夢琳 朱平娟 李延高 |
5月15日 | ||
38.營造尊重包容的學校文化,樹立差異意識,尊重不同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營造多元包容、和睦相處的環境。培養學生法律和規則意識,營造體現法治精神的校園文化氛圍。人際關系和諧,團隊活力強,師生對學校的歸屬感強。發揮環境育人功能,合理布置和設計校園,有效利用空間和墻面,建設生態校園、文化校園。校園環境建設體現辦學理念,校園環境衛生、整潔、優美,校園文化氣息濃郁。 | 25 | 尊重差異,尊重不同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營造多元包容、和睦相處的環境得5分。學生法律和規則意識強,法治文化氛圍濃得5分。人際關系和諧,團隊活力強得5分。師生員工對學校歸屬感強得5分。環境衛生、整潔、優美、文化氣息濃郁、環境育人功能明顯得5分。 |
查資料 問卷 調查 訪談
| 教務處 德育處 | 尤西兵 曹立春 朱正中 張錦來 吳夢琳 朱平娟 李延高 |
5月15日 | ||||
39.信守學校精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了較為穩定、廣受認可、可資傳承的學校群體風貌和文化特質。 | 10 | 牢記“三個倡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體現學校精神,形成穩定的學校群體風貌和文化特質得10分。 | 教務處 德育處 | 尤西兵 曹立春 朱正中 張錦來 吳夢琳 朱平娟 李延高 |
5月15日 | |||||
辦學 特色 | 40.特色建設切合學校實際,得到師生廣泛參與或支持。在學校管理、課程建設、教育教學、學生培養等方面形成了具有穩定性、獨特性和示范性的特色項目與優勢,得到業內認可。 | 20 | 特色學校建設有計劃、有項目、有措施、有落實的得10分。特色學校建設成效明顯得10分;成效一般的得5-8分。 |
5月15日 | ||||||
一級 指標 | 二級 指標 | 評價標準 | 評價 方法 | 得分 | 學校責任 部門 |
責任人 | 完成 時間 | |||
評價要素 | 分值 | 評分標準 | ||||||||
文化 建設 |
校園 文化 | 41.有獨特的辦學風格和先進的辦學理念。教育教學、課程建設、教育科研、學校管理富有特色,具有一定影響。學校發展成果惠及面廣,有一定的借鑒經驗和引領示范作用。 | 15 | 能體現核心辦學理念,形成特色,辦學風格獨特、有一定的影響得10分。有成功經驗模式并在區內外交流或推廣得5分。 |
查資料 問卷 調查 訪談 | 教務處 | 曹立春 吳夢琳 張曉慧 張浩 李林 |
5月15日 | ||
社會 影響 力 |
外部 評價 | 42.學校辦學業績突出、社會聲譽好,學生、家長、教育行政部門等社會各界滿意度高。 | 40 | 對學生、家長、社區和教育行政部門開展測評。綜合滿意度85%以上得40分;綜合滿意度84-60%得35-10分; 綜合滿意度60-50%得10-5分;綜合滿意度50%以下不得分。 | 問卷 測評 | 校長室 教務處 德育處 | 楊炳武 曹立春 朱正中 |
5月15日 |
下一篇: *后一篇